外形的创建 拍摄地点是新墨西哥州的阿尔布奎基市,Maschwitz在那里搭建了一个360度的绿色全景摄影棚"我们决定拍摄数字电影,用的是"Panavision Genesis"相机。同时,我们也需要拍摄大量的高速镜头,我们使用了Phantom HD 相机,拍摄速度范围是1到1000 FPS。 "Genesis 相机最酷的一点就是它有一种类似于彩色字符的菲林,这种菲林在Cineon log菲林扫描中很常用。它所产生的图像跟生成的菲林合成起来非常容易。它具有非常高的动态范围,流畅并且没有噪波。但是开启的监视器对比度较低,就跟我们想象中的画面相反。所以Bill跟我做了一些测试的镜头,然后给每一个测试开发了一套摄影机内置的调色器,使我们能够进行无破坏拍摄。"
"Panavision发明了一个小盒子叫做GDP(Genesis显相处理器),它能够搭载5或6个LUTS,接着在实时拍摄时添加到摄像机的信号里面去。"当然我们也会收录一些原始信号,有两台开着的机器显示原始图像,但是很少人会看到这些监视器,除了这两个之外,其他的都有装备,所以每一个监视器会显示不同色彩调整后的图像。" 这意味着Miller能够连续的看到接近最后成品效果的图像。"我们甚至把它搭建到lookup table里,因为它起到混合色彩的作用,我们称它为Masch4。" Masch4包括一个内置绿色抑制设置,所以当Miller通过监视器观看360度绿色舞台的时候,Miller可以观看大量的画面而不受绿色色溢的干扰。该装置在Masch4上有不同的调整可以将绿色转为白色或者黑色,一般是将它弄成灰色。 Maschwitz觉得拍摄环境非常优秀,其中一个是得益于各个部门的协助。"服装,化妆跟角色搭配的非常好,使得我们能够在监视器前面看清效果。Masch4 有一个柯达生胶片仿真功能,这非常重要因为Frank另外一个惊人的天赋就是他对图像非常敏感,我希望他能够享受这种方式即使是他自己在拍摄。"我们可以用Panavision box将LUT(lookup table)添加到日常的工作中,整个编辑过程他们就是在看色彩调节这个环节,接着就是DI阶段。"
Orphanage 创建了一个叫做bunker的工作室,一般的VFX电影工作流程是:总监为工作室而工作,然后在办公室里查看镜头,同时还得匆忙地去确定时间跟试播室,接着是挑选电影的素材。这种方式通常会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而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Spirit》是一个制作期只有六个月,总共有1900个镜头的项目,由分散在全球的十个工作室一起完成,VFX总监Maschwitz一个人负责"orphanage已经采用了'bunker show'的工作方式有一段时间了,在那里我们充当整个项目的枢纽中心,然后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将各项工作分配给各个合作的工作室。" "但是我们之前没有做过这样的规模。我们抓住时机将整个过程有效的结合起来,将bunker变成一个数字枢纽中心,各项工作归入到这个中心然后在分配出去。所有的东西都在DI设备里面预览了一遍,在cineSync普通的分辨率以QT格式预览,或者是观看合作工作室发过来的完整2K DPX。这是项目如期完成的关键所在,但是必须确保技术方面没什么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整天构思创意。"
Orphanage的DI设备建立在一个叫做Nucoda film master的系统上,他们的助手编导收到从洛杉矶传来的东西之后在bunker制作EDL,与此同时在洛杉矶进行剪接。他们会将最新的VFX镜头放在最上面的时间层,当他们进行剪接的时候,同时也跟整个影片做剪接。"我们从一个原始层开始,DI时间线最低一层是没有经过颜色调整的原始绿屏画面,接着是视觉特效的镜头,这一层会放在原始绿屏画面的上面,整个影片的制作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的。我们会通过DI设备不断查看各个时间段剪接在一起的内容。那不只是一个练习,我们在进行的过程中也是在确认和合成整个影片。最后的色彩调整在Orphanage完成。" Maschwitz为bunker工作方式将整个创作流程变得更合理和流畅而感到非常高兴。"如果你要做一个电影,并且在制作上没什么坏习惯,这绝对是个好方法。《Spirit》是第一部在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电影,这是一个完美的项目。" 【延伸阅读】 |
正在阅读:特效揭秘!美国惊悚片《Spirit》幕后解析特效揭秘!美国惊悚片《Spirit》幕后解析
2009-02-23 10:15
出处:火星时代专稿
责任编辑:zengxiaola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