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图不可或缺的GIF动图 其实时至今日,互联网上很多图片格式都仍是老古董,JPG自不用说,微信二维码图片使用的PNG格式,也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不过,在众多古董图片格式当中,GIF尤为值得一提,因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它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然而GIF依然大红大火,生命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GIF的历史甚至长达30年,它在1987年就已经诞生——对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来说,某种技术能够被广泛使用长达30年,无论如何也值得大书特书了。GIF的一大特点就是图片会动,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毅然担当起了斗图神器的职责,嬉笑怒骂有了GIF,妙趣横生。 然而,GIF终归是落伍的技术。如果你留意过,应该很清楚GIF的画质之差,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但偏偏GIF的体积还不小,一张240P分辨率、时长10秒是GIF,体积可以高达5M。试问现在还有什么动起来的视频,能有这么残暴的表现?
GIF最多只支持256色,现在主流的视频和图片基本上都是1600万色的真色彩;GIF压缩比低,半分钟的微信小视频不到2M,比GIF画质更好分辨率更高还带声音。因此,其实大家都在努力淘汰GIF,微信小视频是一个,Google则在狂推WebM(和WebP基于同样技术),而iPhone在很长时间内,就直接不支持GIF了——这和当年不支持Flash的做法是类似的。 GIF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在HTML5普及之前,想要在网上看点动起来的东西,要么GIF,要么Flash。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HTML5早已经普及,浏览器也已对各种Video元素有了良好支持。虽然GIF仍很流行,但衰败应该只是迟早问题。然而事情的发展总出乎人们的意料,一直对GIF不予支持的iOS,在最新版本中突然就转性了。在iOS11的相册中,GIF也可以动起来了,相册甚至多了一个动画的分类储存GIF。随着iOS向旧时代妥协,GIF应该还会流行相当长的时间。
在线音乐钦点主流的MP3 又是一个大家都相当熟悉的名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人习惯上网听歌,传统的本地音乐播放器日渐式微。而网络音乐最流行的音频格式,依然是MP3。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MP3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手。 MP3在1991年就已经诞生,随后在1992年相关算法成为了MPEG标准的一部分,在1994年、1995年发布了相关编码器以及选定扩展名后,MP3音频被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作为有损音频压缩的代表,MP3的音质不错,压缩率令人满意,而且支持流媒体传输,到现在它依然如日中天,被各大音乐网站钦点为主流。
不过,以现在的目光来看,MP3也是比较落后的音频格式了。和同样是有损压缩的AAC相比,MP3的压缩率和音质都要更差,256kbps码率的AAC,音质就要比320kbps的MP3表现得更好。MP3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主要还是占得了先机。 MP3比AAC诞生得早太多了,Win系统对MP3提供广泛支持的时候,AAC甚至都还没有诞生。同样,老设备老播放器对MP3的支持也是相当出色,而比较晚诞生的AAC就没有这些优势了。当然,得益于苹果的推广,AAC现在的兼容性也不错,但人们早已经接受了MP3,何况大多数人也听不出AAC音质上的优势,加之AAC编码稍慢,所以音乐文件还是习惯制作成MP3。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MP3在所有的音频领域都是王者,实际上除了音乐文件,MP3几乎在所有领域都不占优势。例如网络视频,例如数字电视,这些领域要求音频保真的情况下,能够更流畅地传输,因此压缩率更高、音质更好的AAC就成为了首选。数字电视和网络视频可比在线音乐受众更多,从这方面来说,AAC已经远比MP3流行。再过十几年,也许MP3会在所有领域中都被淘汰? 总结 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前浪是否一定会死在沙滩上,既要看自身的表现,也要考虑历史进程。有的老技术依然可以适应新时代,那它继续大展神通也是理所当然;而某些老技术尽管已经露出疲态,但却被历史遗留问题牢牢钉住,没有冲没在时代的浪潮当中,也令人感叹造化弄人。你还知道什么在移动互联网中被广泛使用的古董技术?欢迎和大家分享讨论! |
正在阅读:移动互联网也没能淘汰它!盘点仍在用的古董技术移动互联网也没能淘汰它!盘点仍在用的古董技术
2018-02-01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ensi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