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马化腾、马云这两位中国互联网的重量级人物在同一时间分别向业界发出警告——“互联网企业需要再次准备过冬”。这似乎预示着2001年互联网的冬天再次来临。而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寒冬将比7年前更冷。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CEO马化腾昨日在“在线营销峰会”上坦言:“在大经济环境不景气的环境下,互联网企业应再次做好过冬的准备”。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写给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也在昨日被曝光。信中预计全球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强烈呼吁所有阿里人“要做好过冬的信心及思想、物质准备。” 相关文章推荐:《马云致信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号召准备过冬》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中国互联网将要面临的寒冬和2001年第一次互联网寒冬迥然不同,一旦来临将会更加严重。2001年所谓的冬天更多的是由2000年互联网泡沫所导致的阶段性需求回落,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只是暂时性地增速放缓,而不是整个互联网产业下行的拐点。实际上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之后,互联网行业在一年之后便走出了谷底。 而此次则不同,由于互联网产业已经和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实际上成为一种依附性产业。特别是互联网新兴应用,譬如电子商务、互联网精准营销等则完全依赖于传统产业。 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中小企业信贷收紧,这使得以出口为基本导向的中小型企业将会第一次面临原材料增长和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出口渠道受阻的多重压力。而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互联网最大的客户群体。 难怪马云感叹:“如果我们的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 不过,互联网经过几年发展也逐渐拥有了局部“抗寒”优势,具有天然的营销低成本优势,这时反而可能是互联网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关文章推荐:《盛夏说寒冬 马云公开信暗示阿里巴巴战略撤退》 最近,华为总裁任正非给公司高管转发了美国《财富》发表的一篇题为《思科准备过冬》的短文,并以按语的形式提出,华为也要准备“过冬”。 应对时事变故,做到居安思危,对于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华为针对眼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未雨绸缪地提前做好“过冬”的思想准备,则在更高的层次上,展现了企业在应对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之下的应变之策。 眼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越来越严峻,国内企业生存与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如何在挑战和困境面前,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勇敢正视和承认冬天的来临。事实上,中国企业在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中,处于经济发展的顺时多,逆境少。在众多人的思想上,存在着中国的情况是不同的,中国的发展是可以独立于世界的。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融度的越来越紧密,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无法走出独立于世界的行情,成本的上涨和需求的下降,成了全球企业面对的共同难题。在这个特殊时期,不仅是华为的“冬天”来了,很多中国行业的“冬天”其实也来了。这时候,确保自己活下去,等待下一个发展机遇的到来,远比保持高增长要重要得多。 储备粮草活下去是企业唯一能够东山再起的现实选择。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办法。作为华为,早已有了自己的套路,就是孵化公司,到困难的时候出售换钱。2001年“过冬”,华为把旗下的安圣电器卖给了爱默生,换来了7.5亿美元。2005 年 “冬天”,华为出售了3Com49%的股权,换来了8。82亿美元。现在,华为正在计划出售旗下的手机制造部门50%~60%股权,估计能够入账40亿美元。凭着这些粮草,华为不仅能安然“过冬”,甚至能为下一个机会的来临做好充分的准备。看得出来,这既是华为的生存之道,也是华为的发展之道。因为每一个冬天,华为都能把一两个对手甩到后面。 自然有节气,经济有周期。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结果。而在困难的经济形势来临之时,像华为那样,学会“过冬”,准备“过冬”,也应该是国内企业的一堂必修课。同时,企业要千方百计在发展、转型上,在提高企业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任何时候,企业都要靠创新生存,靠质量生存,无论是顺境逆境,这一点概莫能外。 相关文章推荐:《阿里巴巴集资1亿美元扶持国内软件企业》 |
正在阅读:马化腾、任正非也发出“中国互联网准备过冬”警告马化腾、任正非也发出“中国互联网准备过冬”警告
2008-07-25 10:27
出处:
责任编辑:caijun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