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如何使用photoshop CS3的时间轴方式制作动画之后,我们就完成了动画制作的基础部分。在这里要再次强调,注意不要随意在时间轴方式下切换到帧方式,因为这会导致时间轴定义的失效。若是误操作,可使用撤销命令挽回。 在前面的课程中,在使用帧过渡的时候,有3个参数(蒙版情况下有5个),分别是位置、不透明度、样式。我们已经知道位置就是图层的坐标,比如一个文字的移动,就是改变文字图层的位置。不透明度则可实现图层半透明变化。而所谓的样式就是指图层样式。在Photoshop基础知识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如何为图层定义样式,在定义样式中有许多的参数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效果。如阴影的高度、角度等。这些参数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作为动画的变量来使用。可以做出效果非常好的动画。 在制作静态的作品时,图层样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投影,那我们就先从投影开始,将其做成动画来看看效果。 做动画前先要构思好怎么做,这个构思可称为剧本,这次的剧本设定,是让一个圆形浮起。而要在一个平面上表现物体浮起,就需要借助投影来引导视觉。新建一个100×100的空白图像,在文档设置(点击动画调板右上角的按钮)中将动画持续时间改为1秒,帧率改为15。这样动画总共就是15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帧数是从1开始,而时刻是从0开始,因此开始时刻即00:00就是第1帧,那么第15帧应位于00:14时刻,而非00:15。这个问题以前已经提到过,这里重复一下。
新建图层,接着使用椭圆工具的填充像素方式(非矢量)画出一个圆,颜色自定,然后对其设定投影样式。分别如下各图所示。
以上的设定都是默认在00:00时刻的,现在按下时间轴中“样式”左方的秒表按钮,开启该项动画设定。将时间标杆移动到00:14时刻(也就是最后1帧),再次开启样式设定框,更改投影参数中的“距离”为20像素,效果
看起来似乎不太对劲,这是因为虽然影子移动了,但物体没有移动,所以并不能表达出浮动的效果。因此大家以后在制作此类动画时候要注意,物体和阴影要同时反向移动。
这个剧本大体上就算完成了,我们可以再把细节做的好一些。修改最后一帧的投影设定,分别将投影的“不透明度”改为45%,“大小”改为15像素。这样令影子变得模糊和淡化。更符合实际情况。
之前我们介绍情节设定的时候,是不提倡这种“有去无回”的,而应当令其形成可往复的循环运动,所以接下来我们动手修改。
现在我们觉得这个圆形太单调了,像一块饼,而不像一个球,那么还是通过图层样式为其添加高光效果,这可使用渐变叠加来完成。回到开始时刻,设定渐变叠加样式如下左图所示。注意默认的高光会位于圆形中央,要在设定时到图像窗口中拖动到左上方些许(不能使用键盘),效果如下右图所示。
这时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之前已经开启了样式项目动画,现在添加了新的样式项,那么这个新样式项在动画中是怎样表现的?我们只在开始时刻设定了该样式项,那其它的时刻呢?播放一下动画就可以看到,随着动画的进行,渐变叠加的效果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下一关键帧中并没有包含该样式项(在00:14时刻观察图层调板可知),这样就等于是把渐变叠加做成了淡出。
针对这种不能在中途加入新样式项的问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那就是在一开始建立图层样式时,就将所有的样式项都打开启,并将一些暂时用不到的样式项的不透明度设为0%,这样既不会影响效果,也便于今后的重新启用。但还是免除不了重新设定各关键帧的麻烦。所以在剧本阶段就应当对此做好充分考虑。 目前渐变叠加在3个帧中的状态都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在第2关键帧时修改样式,用鼠标将渐变所形成的高光点向左上移动些许,模仿球体移动造成的光照位置变化。效果在现实中影子的变化也与此不同,应该顺着光照方向变为椭圆才对。并且一个球体停在平面上时,阴影的高度不应那么低,大约应该在5~8像素这样。这些问题不在本课讨论范围。
图层样式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形成动画,其中投影和内阴影的使用方法差不多,可用作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就如同我们上面所作的范例。外发光与内发光的效果也差不多,都是用来营造物体的发光效果。斜面和浮雕中的“方向”及“角度”不能作为动画。光泽可以形成较为虚幻的动画。颜色叠加则可以形成两种颜色之间的过渡。渐变叠加是一个可以产生多种效果的样式项,除了角度、缩放以及鼠标移动位置以外,也需要基础的渐变设定知识。可观看基础教程中相应部分的介绍。 这次的作业是将下图所示的模拟雷达动画制作出来,注意观察动画的细节。
|
正在阅读:Photoshop CS3用图层样式制作动画Photoshop CS3用图层样式制作动画
2008-04-28 09:07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chenzhenjia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