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顶部 图层效果和样式的出现,是Photoshop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Photoshop中,用图层效果和图层样式创造特殊图像效果,其方便程度甚至比特效本身更令人惊讶。你对图层效果和样式的了解有多少?如果你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添加个简单的投影或浮雕效果什么的,那么你就有必要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了。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一些关于图层效果和样式的秘密,这些都是在创作图像中最实用的技巧。了解这些后你会发现,在这些你原以为简单的命令中,隐藏着一个如此宽广而神秘的天地!
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图层效果和样式的使用范围。虽说图层效果和样式只能应用于普通图层,但毕竟普通图层是我们大多数时侯面对的对象。对于不能直接应用效果和样式的背景和锁定图层,可以采取转换为普通图层、解锁的方法。虽然不能直接对图层组使用图层效果,但可以对图层组中的图层单独施用。
图层效果作用于图层中的不透明像素,图层效果与图层内容链接。这样的好处是如果图层内容发生改变,那么图层效果也相应的做出修改。如下图中的例子:在背景图层上,黑色的文字处于单独的一层中,我们用图层样式>投影为文字层添加最基本的阴影效果。当文字层的内容被改变后,投影也立即改变以符合文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任何类型的图层效果都基于图层的内容,无论图层做出怎样的变化,它们永远都随着图层内容的变化而改变,适应图层内容。(图01)
2回顶部
除了10种默认的图层效果之外,图层样式对话框中还有两种额外的选项。第一个“样式”选项显示了所有被储存在样式面板中的样式。所谓样式,就是一种或更多的图层效果或图层混合选项的组合。点击旁边的三角,出现的下拉菜单中会出现替换、载入样式等命令,你还可以在此改变样式缩览图的大小。在选中某种样式后,可以对它进行重命名和删除命令。这里对样式的操作和在样式面板中基本相同。在你创建并保存了自己的样式后,它们会同时出现在样式选项和样式面板中。(图03)
3回顶部
4回顶部
5回顶部
6回顶部
7回顶部
8回顶部
投影和内阴影
投影是最常用到图层效果之一。在各个选项中,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是每个图层效果必备的选项,图层效果以指定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与下层图像混合。虽然Photoshop默认的投影不透明度为75%,但大多数时侯,这个数值对于创建逼真的投影效果来说太高了,尤其是在加工图像的时候,你需要适当的降低投影的不透明度。颜色选项可以让你指定特殊的阴影颜色。在Photoshop中,默认为黑色的图层效果,一开始都被指定为正片叠底模式,正如默认为浅色的图层效果被指定为滤色(屏幕)模式一样。大多数时侯,默认模式都会有很好的效果。角度定义了造成投影的光线的方向,如果指定某一角度为全局光,那么在这个图像文件中,所有使用全局光的图层效果均使用这一角度。很多用户往往都忽略了这个选项,其实,全局光在统一光源方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在一幅作品中,如果希望模拟来自特定方向的光线效果,那么图像中所有对象的光照方向都应该一致,这时使用全局光就能确保造成投影的光线角度相同。图14中,我们对图层1中的形状应用了默认的投影效果。(图14)
9回顶部
关于投影效果,最后需要说明的就是图层挖空投影选项。在默认情况下,这一项是被选择的,你得到的投影图像实际上是不完模嗟庇谠谕队巴枷裰屑羧チ送队岸韵蟮男巫矗憧吹降闹皇嵌韵笾芪У囊跤啊H绻≡窳苏庖幌睿敲赐队敖韵蟮男巫础U庖幌钪挥性诮档屯疾愕奶畛洳煌该鞫仁辈庞幸庖澹裨蚨韵蠡嵴谧≡谒旅娴耐队埃ㄍ?7)。在将图像效果转换为图层时,Photoshop会提醒你某些“效果”无法与图层一起复制,也就是说图层挖空投影不能起作用,创建出来的图层将为完整的阴影形状。如果在图层效果中取消了这一选项,那么这个示就不会出现了。
10回顶部
在众多的图层效果中,斜面和浮雕是使用率最高的一项,同时,它也是相对来说不容易掌握的一种图层效果,当然,它所创造出来的效果也绝对能让你满意。这要求你彻底的了解它的各个选项,明确的知道你所作的每一个步骤的意义,而不是乱猜一气,这样虽然偶然试验出特别的效果,但却难以使图像变为你所期望的样子。
斜面和浮雕效果的对话框共分为结构和阴影两个部分。我们知道,斜面和浮雕主要用来对图层内容添加立体效果,而样式控制了立体效果的类型,你可以从菜单中选择外斜面、内斜面、浮雕效果、枕状浮雕和描边浮雕5种类型。其中内斜面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类型,这种斜面类型从图层对象的边缘向内创建斜面,立体感最强。它不同于外斜面样式从边缘向外创建斜面。浮雕效果使图层对象相对于下层图层呈浮雕状,枕状浮雕创建嵌入效果,而描边浮雕只针对图层对象的描边,没有描边,这种浮雕就不能显现。你可以根据图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斜面位置。下图是在默认条件下各种斜面样式。(图21)
11回顶部
斜面和浮雕还有等高线和纹理两个子选项,它们的作用是分别对图层效果应用等高线和透明纹理效果。等高线部分包括了当前所有可用的等高线类型,以及控制如何混合图层效果所应用的等高线的亮度或颜色的范围选项。范围越大,等高线所施用的区域越大(图24)。纹理选项可以为图层内容添加透明的纹理。这里所用图案和后面图案叠加效果所用的图案同为图案文件夹中所储存的文件。你会注意到,这里的图案都以灰度模式显示,也就是说纹理不包括色彩,所采用的只是图案文件的亮度信息。就像投影效果一样,你也可以用鼠标拖动改变纹理位置,对改变的位置不满意时,可以用“贴紧原点”来恢复图案原点与文档原点的对齐状态,如果选中了“与图层链接”,则控制图案原点与图层左上角的对齐。缩放可改变纹理的大小,深度可表现图案雕刻的立体感,范围从-1000%到1000%。如果选择反相的话,图像在所呈现出明暗相反的纹理效果,举例来说,深度为200%的纹理效果在选择了反相后,看起来如同深度被设为-200%时的纹理效果。(图25)
12回顶部
渐变叠加效果是用渐变填充图层内容,它和渐变工具差不多,不过在角度上更容易掌握。此外,它还添加了与图层对齐用于对齐渐变和图层,以及控制渐变大小的缩放选项。很多时侯,直接使用渐变工具不太容易达到图像的要求,需要重复试验,我们可以使用渐变叠加效果来慢慢调整渐变对图层的影响,这样要比一遍遍重复渐变容易的多。要注意的是,当颜色叠加效果和渐变叠加效果同时存在时,要将颜色叠加的不透明度降低,否则会遮挡住渐变叠加效果。(图28)
13回顶部
Photoshop保存样式的方法分为暂时和永久两种,在创建了新样式后,它会被存放在样式面板中;但在重装了Photoshop之后,所有的面板、工具选项都会恢复到默认状态,你辛辛苦苦保存的样式也付诸东流。你应该将你的成果永久保存。方法是使用编辑菜单下的预设管理器。从预设类型中选择了样式后,点击需要保存的样式,点击存储设置按纽后选择保存地点(如果保存在Photoshop安装目录下的Presets/Styles 文件夹中,再次启动Photoshop时,这个样式的名称将出现在样式调板菜单的底部,方便选择。但切记要在另外的文件夹中再备份这个样式文件)。同时,预设管理器可以使你很方便的保存所有自定义项目。如果希望将当前样式面板中的全部样式一次性保存下来的话,可以点击样式面板右边的小三角,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存储样式。弹出菜单提供了一系列关于样式的命令。没有哪一套系统可以完全保证安全,即使是比尔·盖茨也不能确保他的电脑今天不出问题,所以,时时备份你的重要文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只需花几秒钟的时间就能使你免于丢失心血的痛心疾首。
在这里,我提供了另外一些关于图层样式的重要信息:
1.图层样式的应用:应用预设的图层样式很简单,常规的方法是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添加样式的图层,然后在样式面板中点击要添加的样式,样式就被应用到目标图层了。选择另一个样式后,新的样式将替换掉现存于图层的样式(要将某一种样式添加到当前图层中时,需要按住Shift键点击或拖移)。如果按照这样方法对多个图层应用样式的话,选择图层是比较麻烦的,我们可以利用拖移的方法快速添加图层效果。无论当前选择的是什么工具,你都可以从样式面板中将所选样式直接拖移到图像中相应的图层内容上。这个方法对于多个图层的图像最为有效,但要注意对于完全被遮盖的图层内容不能使用这个方法。
2.图层样式的复制:在同一个图像文件中,为了将一个图层的样式应用于另一个图层,可以点击图层面板中标有“F”符号旁边的小三角,展开所应用的所有图层效果,从中选择所需效果,用鼠标拖移到图层面目标图层,或是选择“效果”,拖移全部而不是某一种效果(图31)。这种方法是针对于个别层样式的复制,如果需要一次改变多个图层的样式,可以将这些需要添加样式的图层链接起来,先选择目标样式层,点击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拷贝图层样式”,然后在链接图层中任选一个图层,点击右键,选择“将图层样式粘贴到链接图层”,这样,所有链接图层都应用了相同的样式,或者选择“粘贴图层样式”,那么就只对目标层粘贴图层样式。
14回顶部
4.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像中,图层样式也许需要从图层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图层,这样就可以再次编辑所形成的图层,也可以对图层重新修改。右键点击图层效果,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创建图层”命令(图33a),这个命令会将目标图层的所有图层效果都转换为独立的图层,不再和刚才的目标有任何联系。在将图层样式转换为普通图层的过程中,某些图层效果可能不能被复制,就如我们在阴影效果部分讲到的“图层挖空投影”选项不能被支持一样,Photoshop会出现警告。转换后的图层名称非常具体的描述了作为图层效果的作用,其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依然是在图层效果中的设定。有些图层效果转换为图层后,后与原始图层共同成为图层剪切组。有时转换后图层顺序关系会有所变化,再加上混合模式的作用,所以图像会有少许改变。(图33b)
15回顶部
|
正在阅读:Photoshop图层效果和样式完全揭秘Photoshop图层效果和样式完全揭秘
2004-02-11 15:54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huangpei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