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顶部 译者序: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调试过程中寻找悬挂指针(野指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new和delete运算符的重载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不是完美的,它是以调试期的内存泄露为代价来实现的,因为文中出现的代码是绝不能出现在一个最终发布的软件产品中的,只能在调试时使用。 在VC中,在调试环境下,可以简单的通过把new替换成DEBUG_NEW来实现功能更强更方便的指针检测,详情可参考MSDN。DEBUG_NEW的实现思路与本文有相通的地方,因此文章中介绍的方法虽然不是最佳的,但还算实用,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 前几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正在调试一个程序,这个程序用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指针来处理一个链表,最终在一个指向链表结点的指针上出了问题。我们预计它应当指向的是一个虚基类的对象。我想到第一个问题是:指针所指的地方真的有一个对象吗?出问题的指针值可以被4整除,并且不是NULL的,所以可以断定它曾经是一个有效的指针。通过使用Visual Studio的内存查看窗口(View->Debug Windows->Memory)我们发现这个指针所指的数据是FE EE FE EE FE EE ...这通常意味着内存是曾经是被分配了的,但现在却处于一种未分配的状态。不知是谁、在什么地方把我的指针所指的内存区域给释放掉了。我想要找出一种方案来查出我的数据到底是怎么会被释放的。 对于delete运算符,你可以看到,它不再释放空间。它用与new同样的方法把返回地址提取出来,写到实际分配空间大小的后面(译者注:就是上面分配的16个字节的第9到第12个字节),在最后四个字节中填上DE AD BE EF(译者注:四个十六进制数,当成单词来看正好是dead beef,用来表示内存已释放真是很形象!),并且把剩余的空间(译者注:就是原本实际应该分配而现在应该要释放掉的空间)都填上一个重复的值。 现在,如果程序由于一个错误的指针而出错,我只需打开内存查看窗口,找到出错的指针所指的地方,再往前找16个字节。这里的值就是调用new运算符的地址,接下来四个字节就是实际分配的内存大小,第三个四个字节是调用delete运算符的地址,最后四个字节应该是DE AD BE EF。接下的实际分配过的内存内容应该是77 77 77 77。 要通过这两个返回地址在源程序中分别找到对应的new和delete,可以这样做:首先把表示地址的四个字节的内容倒序排一下,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地址,这里因为在Intel平台上字节序是低位在前的。下一步,在源代码上右击点击,选“Go To Diassembly”。在反汇编的窗口上的左边一栏就是机器代码对应的内存地址。按Ctrl + G或选择Edit->Go To...并输入你找到的地址之一。反汇编的窗口就将滚动到对应的new或delete的函数调用位置。要回到源程序只需再次右键单击,选择“Go To Source”。您就可以看到相应的new或delete的调用了。 2回顶部 现在您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出您的数据是何时丢失的了。至于要找出为什么delete会被调用,就要靠您自己了。 #include <MALLOC.H>
这段代码同样可以用于内存泄露的检测。只需修改delete运算符使它真正的去释放内存,并且在程序退出前,用__heapwalk遍历所有已分配的内存块并把调用new的地址提取出来,这就将得到一份没有被delete匹配的new调用列表。 还要注意的是:这里列出的代码只能在调试的时候去使用,如果你把它段代码放到最终的产品中,会导致程序运行时内存被大量的消耗。 |
闂備浇銆€閸嬫捇鏌熼婊冾暭妞ゃ儲鍨块弻鐔衡偓娑櫭慨鍥р攽椤曞棙瀚�闂備礁鎼悮顐﹀磿閸愯鑰块柛娑欐綑缂佲晠鏌熼婊冾暭妞ゃ儻鎷�>>
正在阅读:C++:谁动了我的指针C++:谁动了我的指针
2005-07-18 09:48
出处:
责任编辑:moning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