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校讯通转型:聚焦场景 从校园向家庭传递校讯通转型:聚焦场景 从校园向家庭传递

2016-08-18 11:10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Pconline

  据了解,珠海市教育局在近期组织《关于征求校讯通使用意见的通知》,学校调研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校反馈“愿意继续使用校讯通”。此外,前期奥一网的网络调研数据也显示,仍有86.7%的家长愿意开通校讯通业务,58.3%的家长认为校讯通加强了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可见,校讯通依然是部分学校、老师、家长的刚需。那么,校讯通是否会免费?又将如何转型呢?

  校讯通还能一直收费下去吗?笔者认为,这取决于三个要素,准确来说,是三个速度。

  第一,是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尤其是即时通信类OTT业务的普及速度。这决定的是学校、老师发出的通知能否100%、第一时间到达每一位家长手机的问题。

  第二,是用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转变速度,从而决定的对服务渠道的依赖程度。培养用户,特别是一些年纪偏大的老师,对产品的使用习惯是需要时间的。而当更多年轻的老师进入学校,当更多年轻的“80后”成为家长时,他们不再需要别人教他们上网发通知,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那时候,服务渠道的价值也会彻底丧失。

  第三,是一个全新商业模式的构建速度。校讯通从面向家长收费转为面向政府、学校收费,必将不会成为主流,也不符合近年来互联网思维向传统行业渗透的套路。家长“叫师师不应”的显着痛点,学生日益繁重的校内作业,在线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虎视眈眈,诸多因素经过重新组合和优化,将很有可能构建一个全新的K12家校沟通,乃至K12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

  以上三个要素的速度,将共同决定校讯通们未来继续收费的时间窗口。

  校讯通将如何转型?勿忘初心,聚焦场景。

  如果缺乏对产品准确、核心的定位,如果把设计主导权交给合作伙伴,这事儿注定没戏。反之,如果“勿忘初心”,如果“聚焦场景”,校讯通完全有能力扳回一局。 这份“初心”,是指校讯通诞生时的使命,即解决“家长获取学生在校的相关信息”这一痛点已在过去半年内得到验证,我们看到运营商的各省乃至总部发布校讯通们的升级版,以App为主要载体。各类功能、应用、包装必定让人应接不暇,要知道运营商的ppt能力是绝不会弱于互联网企业的。这个新的“场景”,是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让校园传递给家庭信息的过程,像收发红包一样简单、易用、超越短信,这正是升级版的校讯通在产品层面最最首要的工作。 校园信息有很多,在我心中,重要性从高到低,分别是:作业、成绩、相册、课程表、通知。 以作业为例,作业是校讯通们在短信时代最高频的信息类型,占比超过70%。App的出现,可以使作业的传递和呈现更为丰富,包括:

  1、作业多媒体。除了文字以外,支持包括图片、语音等多种发布作业的方式。黑板上的手写作业题,用手机一拍就可以发送,再补充一段语音,节省老师回到电脑旁重新输入文字的时间。

  2、作业回执。老师最在乎的是作业信息的到达率。为此,不妨在家长端增加“一键收到”,老师可以动态查看作业信息的到达率,还可以对未发送回执的家长“一键提醒”。

  3、作业反馈和评论。随着更多75甚至80后K12家长的出现,家长更多地介入到了对学生的作业辅导,这让反馈和评论具备基础。本次作业难易程度、作业完成时间、自定义评论等,都能增加家长之间的互动。

关注我们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