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滴滴淘票票价格欺诈?老用户被大数据杀熟该咋办滴滴淘票票价格欺诈?老用户被大数据杀熟该咋办

2018-03-25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柚子酱 责任编辑:linshaomei

  【PConline 杂谈】最近有个词有点流行,叫:杀熟。我们常说熟人好办事,在坑你的时候这句话才最显其真谛。结合大数据,熟人宰起来快得手起刀落,而你可能觉得还不痛不痒。

  近日,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吐槽在各种地方遭遇到价格歧视,相比线下门店维护老客户的良心举措,线上平台却将老用户如待宰的小羊羔般按在地上摩擦,“老用户不如狗”一时成为被伤害过的网友的自嘲。就拿手机通讯来说好了,入网时间长达十年的老用户默认“不配”得到现在优惠的互联网套餐,运营商们的一切说法都是:该互联网套餐仅限新入网用户。因此舍不得换手机号码的用户,只能默默忍受着高费用低流量少话费的差别待遇。


你遭遇过杀熟吗?

  在网络上逛了一圈,笔者发现出行服务、娱乐、酒店住宿等方面成为大数据杀熟的重灾区,不少网友表示在这些地方踩过坑:你经常在某平台上订酒店,会越定越贵,成本越来越高,相反,新用户却能得到不少优惠。

  “对这个平台的忠诚度越高,付出的代价越高”。最后你反而需要为你对这个企业的忠诚买单,听起来很流氓是不是?


知乎上被关于大数据杀熟的话题讨论热度很高

  我们举来两个具体的事例好了:

  淘票票老用户订票价格更高

  有些人比较喜欢看电影,经常有新电影上映都会去买电影票支持,并且习惯去某一家固定的影院。如果是常见的套路,商家一般会认为这个客户忠诚度较高,可能会利用一些优惠促销的手段,留住老客户。


淘票票上新老用户被区别对待

  但是大数据不是这么做,大数据更注重拉到新用户。很多商家为了拉新用户,常常也会有一系列的新用户专享活动,这也无可厚非。维护老用户和拉新用户,这两者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偏偏,现在的很多互联网平台都对新用户释放了高度的热情,然后成本转嫁到老用户身上,将老用户视为待宰的羔羊。

  编辑部的吴老师经常去某家影院看电影,由于是忠诚的老用户,因此在买电影票上,他的票价要比一般用户更贵。从下面的两张截图可以看出明显的价格差别:老用户不享受任何优惠,app打开频率较低的用户,却得到了特享的优惠。


忠诚度高的老用户(左)票价更贵

  滴滴老用户打车更贵

  另一个价格差别更明显的是滴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朋友向笔者吐槽打滴滴越来越贵了。在滴滴和优步合并之后,滴滴的价格飞快上涨,就拿和笔者在用一个办公室上班的同事来说,以前用坐公交车的钱就能拼个车来上班,后来滴滴价格飞速上涨,但是由于没有其他的交通方式,她也就一直默默忍受了。


滴滴涨价前后价格差别


滴滴涨价前后价格差别

  但是最近她对滴滴的好感度却降到了冰点:因为她终于发现滴滴把她当傻瓜宰了。

  通常打车来上班,只要花20几块钱,某天她发现她的车费变成了30多,排除司机绕路的情况,她发现打滴滴的费用在慢慢的变高,因为之前变化的幅度也不大,都在她可接受的范围,因而也没有提出过疑义。但是某次她发现,选择了在同一时间段,选择了同一条线路,而她付出的成本要比不经常使用滴滴的朋友高。


重度使用用户(左)比一般使用用户(右)花费更高


重度使用用户(左)比一般使用用户(右)花费更高

  “原来滴滴以为我人傻钱多?”她终于忍不住抗议。

  而更离奇的是,据新浪手机称,用不同的设备打开滴滴,费用也是不一样的,安卓手机打滴滴要比苹果用户便宜。根据新浪手机测试,用苹果和安卓手机分别打开滴滴页面,其中4部苹果手机均显示费用为75元左右,而安卓手机的费用为72元。


安卓和苹果用户也疑似被差别对待


安卓和苹果用户也疑似被差别对待

  于是在被滴滴的价格歧视伤害过多次之后,大家终于发现:还是街边拦的士比较便宜!最后大家都想回到没有网约车的年代了。


现在网约车价格伤害了不少用户

  为什么大数据杀熟的情况会存在?

  归根结底,这个流氓的锅还是要抛回给用户:因为用户懒,用户懒得计较五毛一块的差价,或者对小幅度的涨价不敏感,企业便当你傻,认为你可以是被宰割的。大数据是为用户服务的,但是更多时候,是为企业营利而服务的。大数据清楚地知道了你的生活方式,你的行为方式在大数据的监控下都一清二楚:大数据知道你喜欢什么,知道你在哪些时间会去哪里,知道你在哪些地方舍得多剁手,知道你常联系的朋友都有哪些,更知道在什么区间内的涨价能让你稀里糊涂间就接受。当习惯了某个区间的价格上涨幅度,比如一天只贵一块钱,甚至5毛钱,在某一天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在看似不经意间,你的成本已经高了不少。

  如果你遭遇了大数据杀熟,有破解之法吗?

  说了这么多,但大数据杀熟这种情况无可避免,并且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能做的,只是提高下自己对数字和价格的敏感度,避免温水煮青蛙的尴尬。这里笔者也提几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1、货比三家!古人诚不欺我,货比三家永远不过时!不要因为对某个产品熟悉,就形成依赖,比如下单之前,稍微用不同平台比对下,看看是否有价格差别;

  2、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不嫌弃麻烦的朋友,也可以结合线上线下价格,比如订酒店,有可能在线下现场订,会比在某些旅游订票软件便宜。

  3、不要一个账号走天下。最后一点,这个也是笔者经常在说的问题:永远不要用同一个手机号、或者邮箱注册多个平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隔壁看看:《触目惊心!你可知一个手机号能扒出女神多少信息》《基于手机号码绑定的网络实名制 除了坑还有什么?》

  平台和平台之间的数据,经常是共享的,你用同一个手机号注册了网络上全系列的账户,大数据轻轻轻松松就能复盘你一天完整的活动,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当一家企业清楚地掌握你的消费习惯,将你划入“人傻钱多”的范围时,不宰你宰谁?

  贪图互联网大数据的便利就要有被坑的觉悟,毕竟天下乌鸦一般黑,用户永远是被收割的小韭菜。但用户就只能默默当被收割的小韭菜吗?

相关阅读:

为何QQ突然能注销了?近年推行的大好事你知多少

//pcedu.pconline.com.cn/1099/10995204.html

好意思偷它视频吗?B站竟免费奉献了这些黑科技

//pcedu.pconline.com.cn/1092/10927005.html

高调开车必翻车!老司机谈BT种子可以怎么藏

//pcedu.pconline.com.cn/1082/10824944.html

 

关注我们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