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六大代码问题检验你的Java知识六大代码问题检验你的Java知识

2004-02-14 09:34 出处:PConline 作者:CSDN 责任编辑:linjixiong
因此,在出现异常时,最好能够提供一些文字信息,例如当前正在执行的类、方法和其他状态信息,包括以一种更适合阅读的方式整理和组织printStackTrace提供的信息。   结论四:在异常处理模块中提供适量的错误原因信息,组织错误信息使其易于理解和阅读。   反例之五:过于庞大的try块   代码:3行-14行。   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把大量的代码放入单个try块,实际上这不是好习惯。这种现象之所以常见,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图省事,不愿花时间分析一大块代码中哪几行代码会抛出异常、异常的具体类型是什么。把大量的语句装入单个巨大的try块就象是出门旅游时把所有日常用品塞入一个大箱子,虽然东西是带上了,但要找出来可不容易。   一些新手常常把大量的代码放入单个try块,然后再在catch语句中声明Exception,而不是分离各个可能出现异常的段落并分别捕获其异常。这种做法为分析程序抛出异常的原因带来了困难,因为一大段代码中有太多的地方可能抛出Exception。   结论五:尽量减小try块的体积。   反例之六:输出数据不完整   代码:7行-11行。   不完整的数据是Java程序的隐形杀手。仔细观察这段代码,考虑一下如果循环的中间抛出了异常,会发生什么事情。循环的执行当然是要被打断的,其次,catch块会执行——就这些,再也没有其他动作了。已经输出的数据怎么办?使用这些数据的人或设备将收到一份不完整的(因而也是错误的)数据,却得不到任何有关这份数据是否完整的提示。对于有些系统来说,数据不完整可能比系统停止运行带来更大的损失。   较为理想的处置办法是向输出设备写一些信息,声明数据的不完整性;另一种可能有效的办法是,先缓冲要输出的数据,准备好全部数据之后再一次性输出。   结论六: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及这些异常对执行流程的影响。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关注我们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