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AKiTiO Thunder3战舰3AKiTiO Thunder3战舰3

2017-11-02 15:01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huangying2

前言:Intel 在 2015 年的 Computex 发表了 Thunderbolt 3,更方便的双面可插 USB Type-C 形式连接埠,拥有高达40Gbps 的频宽。

最近市面上慢慢可以看到 USB Type-C 与 Thunderbolt 3的产品有增加的趋势AKiTiO 这次推出的"雷霆战舰3",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专业人士来说,绝对是一款得力的配备。今天要开箱的就是这个4Bay的磁碟阵列存储装置 AKiTiO Thunder3 Quad,先看看官网上注明的特点:特色支援Thunderbolt 3 高速 40 Gbps 传输规格。Thunderbolt 3 连接埠可串接 USB 3.1 (10 Gbps) 和 DisplayPort 装置。配置 DisplayPort 连接埠,支援额外的 4K 荧幕。拆装最便利,可安装 2.5” 或 3.5” 磁碟。内置大型安静的低转速导热风扇 (1900RPM)。方便、舒适的携带提把设计。具有安全锁插槽。盒子正面标示了以上的特色

背面标示了规格

首先打开盒子, 马上可以看到Akitio的Logo

接着拿出配件盒, 可以看到本体的握把在下方

配件盒中主要是变压器跟TB3线材, 其他还有固定螺丝, 使用手册, 贴纸跟束线

最重要的Thunderbolt 3线材, 接头的部分改为跟USB type-C一样的接头, 要用图案来区分

变压器的插座端则是长得像S端子的接头

变压器的详细规格, 国际电压通用

原厂还附上了一个不织布袋子当作携带使用

来看看本体

高度大概是一片PS4游戏的直立高度

提把的部分, 软硬度适中, 边缘连接处可以活动, 即使装上四颗3.5吋硬盘也不怕重

正面开了许多散热孔

11111111111111.jpg

侧面简洁

底部四个角落有橡胶垫, 中央有一张序号贴纸

在底部的前方有一个卡榫, 为固定内层的功用

背面的I/O接口一览

具备两组TB3可供串接, DisplayPort可以同时输出画面到荧幕, 还有开关键, 左上方有安全锁插槽

冷却风扇使用 SUNON 的低转速风扇

222222222.jpg

将底下的卡榫扳开之后, 内层就可以向外推

再来前方的外壳就可以倾斜推开

图片1.jpg

以夹住的方式固定

图片2.jpg

盖子底下则是斜扣进去的

图片3.jpg

 

前盖的背面有导光的透明塑胶

图片4.jpg

正面则有电源指示灯, 跟四颗硬盘动作的指示灯

图片5.jpg

内层放置硬盘的托盘也有标示ABCD

图片6.jpg

托盘拆卸的螺丝是使用快拆螺丝, 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拆卸

图片7.jpg

托盘的样子, 开孔可以增加散热效率

图片8.jpg

四个托盘

图片9.jpg

这次测试使用四颗2.5吋的SSD, SanDisk的X400

图片10.jpg

每一颗的容量是1T, 验明正身一下

图片11.jpg

固定硬盘就要出动我很喜欢的, Black & Decker非常特殊的一款电动起子, 配上随附的螺丝, 增加效率

图片12.jpg

体积不大, 一手掌握, 不过有人会担心电动起子容易造成螺丝崩牙..........

图片13.jpg

哈哈, 这款完全不用担心, 内建G-Sensor, 握的方向就可以调整旋转方向跟快慢, 超屌的!

图片14.jpg

嗯, 四颗硬盘很快就锁上了

图片15.jpg

照顺序装回去盒子里

图片16.jpg

可以接上Thunderbolt 3线材开工了

图片17.jpg

动作的时候会有蓝色电源灯号

图片18.jpg

整体包含变压器的重量, 携带上还是稍微偏重

图片19.jpg

接上计算机之后会跳出这个视窗

图片20.jpg

设定是否为串接的装置

图片21.jpg

进到控制台-->计算机管理-->磁碟管理 之后可以看到四颗硬盘都出现了

图片22.jpg

为了测试速度, 所以raid磁碟阵列模式要设定为: 新增等量磁碟区

图片23.jpg

镜像磁碟区这一个模式是想要拥有资料安全的最佳选择,因为不见的另一半磁碟容量,是用来当作备份的空间,资料会在您写入时同时写入进不见的另一半磁碟中。

等量磁碟区这一个模式是想要拥有效能的最佳选择,提升效能的方式,是将资料先拆散,将拆散的资料同时写入至每一个硬盘中,来提高磁碟整体存取效能。

跨距磁碟区这是一个叠加的方式,资料是按磁碟依序写入。就其本身而言,它不提供任何提升效能或资料安全的特点。选好之后按下新增, 把可用的四颗硬盘都移过去右边成选取的

图片24.jpg

四颗被合成一颗使用, 指定一下磁碟机代号

图片25.jpg

格式化成NTFS, 然后取个名字

图片26.jpg

 

Windows会将基本磁碟转成动态磁碟, 直接确认就可以了

图片27.jpg

一下子就跑完了, 可以看到设定好的D槽总共有3.72TB

图片28.jpg

以AJA System Test 2.1版测速, 读写几乎高达1200 MB/sec, 爽度很高啊!!!测试环境: Intel Skylake i7-6700K, Gigabyte GA-Z170X-UD5 TH(Thunderbolt Driver 15.3.40.275 2016/02/19), Windows 10

图片29.jpg

实际把档案拷贝进去, 230MB/sec是8T硬盘的极速了

图片30.jpg

从我的SSD系统碟把档案拷贝进去, SSD系统碟的读取极速是大约450MB/sec

图片31.jpg

结论: 传输速度方面是没话说了, 一分钱一分货, 有需要的人还是会买, 哈哈要有1.2G极速, 每个环节都要顾到, 等TB3渐渐普及就不是梦想了整体还是有点偏重, 尤其是那颗大变压器, 而且如果用上3.5吋硬盘四颗, 可能会破六公斤

关注我们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